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,淮安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对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,追逐城市复兴梦想,把握发展机遇,推动项目攻坚突破成势,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,奋力实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精彩开篇。《奋进现代化 江苏新实践—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环省行》日前走进淮安,市委书记陈之常在接受采访时,这样描绘了他心目中的淮安现代化。陈之常表示,通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、共同奋斗,一定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周总理家乡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,让“运河之都”“壮丽东南第一州”的繁华盛景在淮安大地鲜活重现。
提升城市发展开放度
重大项目“突破成势”
淮安市委书记 陈之常:
回顾过去的一年,在我的脑海里最多的字眼是“开放”两个字。开放曾经造就了淮安历史的繁盛,开放度不足也制约了淮安的发展。所以,市委鲜明提出要主动拥抱开放、坚定扩大开放。
我们坚持从两个方面发力扩大开放:
一是围绕提升干部思想的开放度,深化推进“对标找差、补短强特、创新实干”解放思想大讨论,引导和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站在服务构建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高度,审视谋划推进工作。
二是围绕提升城市发展的开放度,坚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去、请进来,把项目为王、环境是金工作导向树立起来、贯穿始终,统筹推进城市宣传推介与“双招双引”。2022年以来,我们共新签约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0个、其中百亿级以上的产业项目7个,实现了重特大项目攻坚从2021年的“整体起势”向2022年的“突破成势”的转变;同时,我们对标“全国一流、全省领先”的标准,近几年来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的集成改革,优化提升101%优质服务品牌,在全国工商联“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”满意度当中,淮安位居全省第二。
应该说通过近年来的实践,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开放给淮安带来的积极可喜变化。
三个聚焦
赋能城市发展
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,江苏省委、省政府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,特别是一系列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在淮安叠加实施、深化落实,给淮安在新征程上奋力跨越赶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。
近年来,淮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,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成绩。一是经济总量加速攀升,相继迈过3个千亿台阶达4550.13亿元,是10年前的2.35倍。二是项目攻坚突破成势,全市重特大产业项目发展进入高峰期。三是社会大局稳定向好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四是发展信心显著增强。陈之常表示,淮安牢牢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尤其是重大战略机遇,将其充分转化为追逐城市复兴梦想的坚定信心、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动能、赋能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。
陈之常提出,重点要做到三个聚焦:
一是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深化区域协作发展,主动参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分工,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优质资源要素,加快补齐制造业短板,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,不断做大总量、做优质量、做强实力,努力为江苏“扛起新使命、谱写新篇章”贡献淮安力量。
二是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,放大淮安生态资源优势,优化河湖沿线生态、生产、生活空间,做好做足“水”和“绿”的文章,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加快推动生态经济化、产业绿色化,让绿色成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最鲜明底色和最核心竞争力,在“1 3”主体功能区构建中体现淮安担当作为。
三是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,以百里画廊这一引领性工程为总抓手,高效串联、持续擦亮“伟人故里、运河之都、美食之都、文化名城”四张文化名片,更好地带动运河沿线乃至全市域发展,全力打造“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精华空间、美丽淮安高质量建设示范区、大运河沿线最美旅游目的地”,争当全省“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”的示范样板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将聚焦生态、文化这两大特色资源,加速跨界融合、形成叠加优势,使之成为淮安城市的独特魅力、跨越赶超的强劲动力。
“民生七有”
在共同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
“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也是最大的政治。”陈之常表示,在民生工作上,淮安将在更高水平实现“民生七有”上精准发力、持续用力。
在幼有所育上,落实生育配套支持政策,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;在学有所教上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重点加快义务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县域高中振兴,打响“学在淮安”品牌;在劳有所得上,坚持就业优先,实施“技能淮安”行动,努力让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;在病有所医上,优化医疗资源布局,加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力度,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,加快建设苏北区域医疗高地;在老有所养上,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打造好社区养老“15分钟服务圈”;在住有所居上,扎实推进以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,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,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,为群众打造宜居环境;在弱有所扶上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,加大困境儿童、残疾人、低收入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力度,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有尊严。
“真正将民生实事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,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。”陈之常说。
在陈之常心中,现代化的淮安是什么样的?
自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,市委把握时代大势、落实省委要求、回应群众期盼,鲜明提出了“153”发展战略。“‘153’发展战略构成了淮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蓝图、总抓手。”采访中,陈之常对这一战略进行了深入阐释。
其中,“1”是围绕“一个奋斗目标”,即聚焦打造“绿色高地、枢纽新城”、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,这是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大场景、立足城市荣耀记忆确立的淮安现代化建设引领目标和核心任务。
“5”是探索“五个现代化布局”,即建设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力、创新驱动力和开放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,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,打造独具江淮水韵魅力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样板,构建安全底盘牢固、智慧精准高效、更有韧性和温度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,开创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美好生活,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安排、立足新的特征要求确立的淮安现代化建设工作布局和实践内涵。
“3”是实现“三个跨越赶超”,即在省域内实现速度与质量跨越赶超、在长三角中实现特色与功能跨越赶超、在全国发展中实现实力与排名跨越赶超,这是着眼省委对苏北提出的“跨越赶超”更高要求、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确立的淮安现代化建设节奏安排和竞逐赛道。
来源|江苏新闻
【】【】